学院主页

劳职‧故事

当前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北大山‧视界 > 劳职‧故事 > 正文

那个时候,产品就是硬道理

发布日期:2024-11-16 浏览量:

李宝良(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原实习工厂副厂长)

19564月份,我调到咱们学校。从1956年至1962年,一直在教学岗位工作,1963年转到实习工厂从事技术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施工工作。196911月学校改成工厂,19785月恢复技校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,1962年下半年,学校主要领导带领8个人到上海机床厂学习万能工具磨床,一共学习近20天,带回了图纸和工艺资料,回校之后我们便开始试制,到1963年试制成功。

工具类磨床在我们学校试制成功,弥补了省内空白,填补了计划经济的缺陷,为学校学生的实习产品打下了基础。产品过硬,是由于经过了机械制造各方面的车、铣、刨、等各个过程也包括电器部分,对于我们培养技术工人应该说是非常全面了,就成了我们当时的实习产品。因此我说产品才是硬道理。到1978年共生产产品3156台,为“省劳技”培养高技能人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这些产品的工艺性好,结构复杂,非常适合学生学习,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它。从建校初期的三四百人到现在的一万多人,我们为学校的发展感到由衷高兴。咱们学校当时因为有了这种产品而形成规模。1992年,咱们学校是办展览会的主导学校,负责产品的展览和布置。从当时的规模来看,咱们学校的规模是省内较高的,因为当时其他学校只是很简单地制造零件,而咱们学校生产机床,且比他们的规模都大。

1973年,我们根据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,采取措施,组织了新产品试制小组。我是小组的副组长,搞了三四个月,也进行了市场调查,当时正好赶上国家一机部根据磨床的十年发展规划,组织咸阳机床厂、济南第六机床厂、天津第七机床厂并淘汰 M5MM612KMW6020等老产品进行更新换代。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,我们在1962年至上海机床厂学习,时隔14年,到19764月份又增加了天津第七机床厂,联合设计2M9120多用床,这是模仿美国的产品,后来这个产品竟出口到了美国。这个产品在我们单位生产了1200多台,当时派我和周洪德作为主要人员参加研发。当时组长是咸阳机床厂的支部书记,他带领着24位大学生联合搞设计。到19771月份,我们俩夜以继日,不到半年时间就试制成功。当时的咸阳机床厂对此还有些不服气,他们认为应该在咸阳首先试制成功,没想到让我们抢先成功了。

换代后的产品由山东省机械工业局组织进行鉴定。鉴定方认为我们的产品具有美观大方体积小、重量轻、操作灵活、一机多用等特点,并且是我国自行设计、具有独特性能的新产品,为我国机床发展增添了新的品种。此产品即2M9120磨床增加了液压系统,取代了老磨床,被定位为学院当时的主导产品,为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职业教育也是如此,国家教育层次中既要有搞科研的认识世界,也要有搞技术的改造世界。据不完全统计,到1993年,我们厂就出口了2M9120磨床54台。上世纪80年代,我们的很多磨床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,还有很多产品是国家计委统一分配的,由物资部统一拨钱购买。1985年后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起来,我们又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机床产品博览会。第次参加博览会是引进瑞士的产品,与成都工具研究所共同研发的,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,但这个产品由于配套技术的影响,后来被2MBD7125取代不再生产了。

回忆我们学校的发展,通过各种机床产品,我们的技术力量不断提高,“省劳技”培养的学生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与认可,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。祝愿学校明天更美好!


济南校区:济南市槐荫区经十路23266号

长清校区: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园区海棠路北首

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©2005-2010 | 域名备案信息:鲁ICP备05018601号